出了北京城,漸漸進入京北山區,車子行駛在盤山公路上,一路風景綺麗,層巒疊嶂,此起彼伏,一邊是高高聳起的直壁懸崖,一邊是筆直而下的綠谷深淵。燕山山脈的風光就是這么獨特,讓人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車子在群山中蜿蜒穿繞,同行的人都有點累了,想打個盹,卻又怕錯過了路上的美景。
驅車約200公里,經過豐寧縣城,進入平川。在山谷中又行進了約60公里,漸漸覺得山已在遠方,原來我們已經進入了海拔高達1500米的壩上草原。哈,視野所到之處,全是綠色,整片整片的綠,一望無際的綠,天也顯得特別地低,霧色蒙蒙,天、地、人已渾為一體。這就是壩上草原。深深地呼吸一下這清新的草原空氣,只覺得心曠神怡,清爽無比。
已是夏季七月,從北京是穿著體恤過來的,下車時卻發現當地的老鄉們都穿著厚厚的外套,這里的氣溫比北京要低十幾度,清涼中襲來絲絲寒意。這里屬于承德市,怪不得當年慈禧太后跋山涉水、不畏旅途勞累到承德去避暑,原來感覺是這般清爽宜人,別是一片人間。
壩上草原風光秀美、空氣清新,讓人迷戀不忍離去,可是更有魅力的還是那些奔馳的駿馬。剛剛安頓下來,我們就迫不及待地要去騎馬。老鄉給我們牽來了馬匹,撫摸著溫熱的馬身,真想一下子跨上馬去。老鄉提醒我們要小心,因為每天都有游客從馬上摔下來,這讓我又不免有點擔心。
這是一匹青色的蒙古馬,馬的鬃毛很長,健壯、高大。歷史上這么多名家大師都喜歡畫馬、寫馬,原來馬真的是有它獨特的風骨和氣質。在老鄉的指導下,我跨上了這匹駿馬,坐在馬上的感覺真棒,視野變得更加開闊,人也變得自信而威武,頓時覺得胸中豪氣滌蕩,氣宇軒昂,英姿颯爽。
坐在高大的馬背上,心里還是有點害怕,老鄉也提醒我,象我這么瘦弱的女子,手上沒有勁,是很難控制住馬的。這些馬在草原上,盡管受到一點訓練,但是馬性不改,生人騎馬還是有所顧忌的。于是,我先收起這策馬揚鞭,放馬奔騰的心了。先適應一下馬背上的感覺吧,在一片綠草中慢慢行進。漸漸的,我懸著的心放松下來,向左拉韁繩,再向右拉韁繩,試著控制馬行進的方向。“吁――”再向后拉一下韁繩,馬兒就放慢了腳步,停了下來。雙腿夾緊馬身,身子前傾,屁股稍稍抬起不能完全坐在馬背上。我終于還是按捺不住騎馬飛奔的欲望,要一試身手了。
“駕――”我索緊馬鞭,一聲大叫,馬兒開始跑起來。顛簸在馬背上的我,除了害怕還是害怕,好在我還算冷靜,“吁――”了一聲,向后一拉韁繩,馬兒停了下來。還是悠著點吧。于是,按下急于求成的心,先在馬背上欣賞草原的風景吧。山坡上,一片白色的羊群在悠閑地吃著草兒,草色青蔥,星星點點的點綴著無數小花,大點兒的是白色的野菊花,小的散布在綠草中的不知名的花兒,白色的,黃色的,藍色的,紫色的,每一朵花都那么神采飛揚。置身于草清云淡、繁花遍野的茫茫碧野中,似有“天穹壓落、云欲擦肩”之感。“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描述的原來就是這樣的場景,古人真是神奇,道盡了我此刻的心境。
在草原上又悠悠地前進了許久,馬背上的我一路欣賞了迷人的風光,呼吸著清新的空氣,感受著涼爽的微風,不知不覺已經翻越了一座山,眼前是一片廣袤的平原,迎面而來的是一匹飛奔的駿馬,我騎馬奔騰的心思又涌了上來。此刻,我和這匹馬已是十分熟悉,馬背上的感覺早已閑適,騎馬的知識也學了不少,我要放馬飛奔了。
“駕――駕――”連續兩聲駕馬,策緊韁繩,我的馬跑了起來,“駕――”快馬加鞭,我又一次策馬,馬真的飛奔起來了!只感覺風聲“呼呼”的耳邊掠過,頭發也飛揚了起來,我真的飛了起來!這是怎樣的感覺呀!偶爾,馬兒會偏離方向,而且它會越跑越快,此刻最重要的就是冷靜,再冷靜,馬兒在飛奔,我在草原上飛奔,沒有驚慌,沒有恐懼,我緊緊握緊韁繩,夾緊馬身,真是暢快淋漓!天地間似乎沒有了障礙,只有飛奔的馬兒和自我,“信馬由韁”,這種感覺美妙極了。
跑了一路,累了,勒馬停歇,一種無比的自豪涌上心頭,“你騎得真好!”連當地的老鄉都這樣贊揚我。原來我一個弱女子,也能戰勝恐懼,戰勝自我,我真的很自豪!
突然下起雨來,雨點打在身上,衣服快要濕透了,頭發上也淋出水來。茫茫一片草原,毫無遮蔽,就這樣在雨中策馬前行,別樣感覺。好不容易看到一片村落,停下來,走進小屋避雨。老鄉們很純樸很熱情,招呼我們坐到炕上,憨厚地說:“不知道客人要來,屋子沒有收拾。”雨下了有一個小時左右,漸漸停了。離開老鄉家再次上馬,老鄉依舊是溫和地說:“下雨路滑,路上小心。”感受著這種樸實無華的關心,心里很是感激,也很溫暖。
雨后的草原分外秀麗,草色青翠欲滴,伴著泥土的芬芳,騎馬在雨后的草原漫步,簡直是人間天堂。我們為了早點趕回駐地,怕還會下雨,于是抄近路,但要翻越一座山谷。雨后確實路滑,真切地體會到了“馬失前蹄”的驚險。走著走著,馬兒突然一個迭欠,前蹄懸空,我從馬背上差點一個跟頭摔下去,幸好緊緊抓住馬鞍上的鐵環,才有驚無險。下坡時,身子后仰;上坡時,身子前傾。掌握了這個訣竅,我才順利地攀越這個陡峭的山谷。當然,自始至終,心都是懸著的。回到平川,回頭看看那走過的山坡路,真是心有余悸。
馬是通人性的生靈,馬兒最眷戀的就是自己的家。當我們離駐地越來越近的時候,馬兒的腳步也變得輕快,“得得”地一路飛奔,我甚至都能感受到它急切地回家的感覺。此刻,我對騎馬沒有了任何心理障礙,很坦然很自在地和馬兒一起奔跑,偶爾還抬起手來,輕輕捋一下飛起來的頭發,非常愜意和自如。有趣的是,馬兒跑到我們住的村落里的一戶人家前就停了下來,安靜地站著不肯再走。原來這是它的家,它回到自己的家了。“老馬識途”,果真不假。
回到駐地,也就是一個整潔寬敞的農家院,老鄉拿出自己的新衣服給我御寒,雖然有點寬大,可是真的非常溫暖。吃著老鄉做的農家菜,沒有添加太多的佐料,但是特別新鮮,特別爽口。還有整只的烤全羊,架在炭火上烤著,散發出濃濃的香味,特別誘人。除了烤羊,還有大塊的手抓羊肉,吃起來頓覺特別豪邁,感覺自己也成了草原的一分子。
在這里,你可以忘掉一切煩惱,無拘無束,盡情狂奔;在寂靜的夜晚吃著烤肉,喝著美酒,望著萬點繁星,聽著悠揚的馬頭琴,你可以找到一種都市里無法體驗到的異樣感覺。
美麗的草原,純樸的草原人家,真是舍不得離開。剛踏上回去的車子,我就說:“我還要再來!”
作者:靈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