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寧滿族自治縣毗鄰北京,縣城到天安門直線距離為88公里。但因途中要繞過兩道梁,大部分是山間公路,從縣城到北京五環實際要走180公里,驅車快行也得3.5小時。不過,隨著111國道北京—豐寧段加快改造,“山路十八彎”將成歷史,豐寧至北京城區車程有望縮短至1個多小時。
11月18日,記者在豐寧采訪時獲悉,正在改造施工的北京至豐寧111國道全長113.6公里,共分三段。其中兩段在北京,北京城區到懷柔湯河口段已完工,共37公里,進展速度最快;湯河口延伸至豐寧交界處,共53公里,包括2.5公里隧道,去年獲北京相關部門正式批復,計劃2012年建成。第三段從豐寧縣城到北京南大梁京冀交界處,長23.6公里。
改擴后的道路為一級公路,雙向四車道。更重要的是,隧道打通后,往來于豐寧與北京,不用再繞梁蜿蜒而行,可實現快速通達。
“仔細算來,整個工程投資北京占了大頭,且施工難度大。當初對接該項目時有沒有困難?”記者問豐寧交通局副局長王冠岳。
王冠岳介紹,這個項目從2005年開始跑辦,到2008年開工建設,用了3年時間。拿著土地、環評等十幾個該工程支持性文件到北京市交通部門、懷柔區參與對接,他已記不清有多少次。但他認為,只要有利于雙方共同發展的項目,最終能得到北京方面的支持。對這個項目,北京市民很歡迎,他們去壩上休閑度假將更快捷。“前提是,你需要把規劃、項目相關文件等基礎性工作做實。”王冠岳補充說。
然而,好事多磨。由豐寧承擔的23.6公里路段,路基基本完成,因縣里配套資金還有1億元的缺口,已從8月停工至今。目前,縣里正在積極融資,以盡快恢復施工,力爭年底竣工。“這是一條促進豐寧經濟發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交通命脈,對于豐寧加快融入環首都經濟圈意義重大。”豐寧滿族自治縣縣委書記劉文勤說,過去,因交通不便,即使北京產業外溢,也難“溢”到豐寧,特別是來自北京的高科技項目,在豐寧幾乎是空白。
近日,根據省政府要求,結合實際,豐寧制定了加快融入環首都經濟圈建設發展實施方案,重點規劃了五區、八基地,包括新興產業示范園區、高層次人才創業園區、現代物流園區、工業聚集區、文化產業發展示范區。未來五年,把豐寧打造成休閑度假、觀光農業、宜居生活、綠色能源、養老健身等8大基地。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加快破除交通“瓶頸”尤為迫切。近日,豐寧正在積極向上級申請,加快推進北京至豐寧改擴公路第二段進程,力爭明年年底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