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北縣旅游局消息,張北縣立足豐富的生態資源,大力發展生態旅游業,切實打響“張北旅游夏季爽天下”的品牌,實現了環保與效益的“雙贏”,并被評為河北省首批旅游強縣。今年以來,全縣已接待游客達25.3萬人次,實現收入達1.012億元,分別同比增長達到40%和38%。
近年來,張北依托資源優勢,不斷培強壯大五大優勢產業,其中生態旅游業日漸壯大,成為了省委確定的“五業興壩”的重要支撐產業之一。為把這一產業作強作大,真正體現出“興壩”的實力與作用,該縣把生態建設作為旅游的關鍵和基礎任務來抓,通過實施京津風沙源治理、退耕還林等綠色工程,使全縣新增林草植被面積達到107.16萬畝,草場植被覆蓋率提高到80%,張北成為離北京消費市場最近保存最完整的大草原生態旅游區。為做好生態深度綠化與保護工作,該縣按照保護性開發的原則,建立嚴格的生態環境建設和保護機制,切實加強對林木和草場的保護,縣財政每年撥出大批專項資金用于生態環境保護,各項農業生態工程優先向旅游景區和旅游沿線靠攏,進一步搞好自然保護區和風景名勝區建設,促進生態環境保護法制化。各景區也把保護生態資源作為首要任務,明確旅游開發商的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責任。
同時,不斷加大景區美化綠化建設力度,2006年,僅中都原始草原度假村投入建設資金300多萬元,重點實施了景區綠化、美化工程。目前,各景區大氣、噪聲、水環境質量和綠化率均達到國家相關標準,使各景區的生態綠色環境質量逐步提升,北京“后花園”的特色日趨明顯。
在培強壯大生態產業的同時,該縣始終堅持把生態旅游項目作為提升景區建設品位的重要抓手,不斷加大相關項目的建設與引進力度,近年來,累計投入或引進資金16億元,用于生態旅游景區的建設,吃、住、行、游、購、娛等景區建設標準迅速提高,其中國家AA級以上景區達到3處,中都原始草原度假村正在積極申請國家AAAA級景點。按照建設仙那都歐洲風情度假區、中都草原旅游區、安固里淖濕地保護區、樺皮嶺高原山地生態植被觀光區和野狐嶺軍事旅游區五大高標準特色景區的建設規劃,該縣不斷加大旅游大項目的建設力度,其中,總投資20億元的仙那都國際生態旅游項目建設正在緊張進行,今年年內將投資3億元,完成主體工程及園區基礎設施的景觀工程建設;總投資5億元的樺皮嶺旅游開發項目上半年完成投資1200萬元。
同時,隨著張北旅游業的蓬勃發展,該縣還不斷加大旅游承載能力的投入力度,已建成海燕城、盛世錦源、興和樓、塞外明珠等規格較大的餐飲服務企業30多家,農家旅館116家,日接待能力達到4萬多人。另外,該縣在吃、購、娛樂上力求原生態、純天然性,積極推出了獨特的草原傳統文化精華和民俗文藝表演,手把肉、烤全羊等蒙族和壩上純天然風味,以及聚集五個系列200多個品種的特色旅游商品、紀念品,使廣大游客吃出特色,住出品位,買得放心,玩得開心,真正實現了生態旅游一體化服務的目標,吸引了眾多的國內外媒體和游客聚集張北,使張北旅游知名度得到了大幅度提高。近年來,全縣累計接待游客230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4億多元,真正成為興縣支柱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