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10年建設,把休閑旅游業培育成為豐寧縣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使豐寧成為環京津地區一流的生態休閑旅游目的地。屆時豐寧縣接待游客量達到250萬人次,旅游總收入達到25億元,占豐寧縣GDP比重的8%以上”。圍繞上述目標,豐寧滿族自治縣著力建設六大景區,構建八大體系,推動休閑旅游產業上檔升級。
打造精品,建設六大景區:
一、京北第一草原景區。以大灘鎮為核心,建設山地、濕地、草地、森林等主題公園,將京北第一草原打造成集觀光、休閑、度假于一體的精品旅游目的地。
二、喇嘛山景區。集中整合大覺禪寺、甘露禪院、佛珠洞、冰臼公園、十里畫廊等旅游資源,實現統籌規劃,有序開發,形成宗教朝拜、地質考察、登山探險、藝術創作等旅游產品。
三、九龍松景區。建設集生態農業觀光、植物科考、休閑體驗于一體的大型生態農業觀光、休閑游憩區。
四、溫泉峽谷景區。以洪湯寺溫泉、燕山大峽谷為依托,建設集峽谷觀光覽勝、溫泉理療于一體的高端休閑度假目的地。
五、白云古洞、云霧山景區。白云古洞重點規劃九山、九洞、三寺(觀)、十二景,僧、道、尼共居一山,使之成為北方知名的宗教文化圣地。云霧山建設集度假休閑、森林沐浴、民俗宗教為一體的旅游景區。
六、鳳山歷史文化古鎮景區。利用郭小川故居、古戲樓、關帝廟、清真寺等文化古跡,帶動廣靈山、大黑山景區開發建設。
完善功能,構建八大旅游產品體系:
一、合理調控飯店的數量、檔次及布局,優化旅游飯店結構。
二、加快建設大型綜合性娛樂項目。謀劃推進賽馬場、汽車營地、冬季冰雪系列項目,建設具有休閑度假功能的主題公園項目。
三、大力開發具有豐寧特色的旅游商品。積極扶持剪紙、化石、布糊、瓷刻、秸稈畫、樺皮畫、特色小食品等特色紀念品,形成旅游商品產供銷體系。
四、豐富旅游產品的文化內涵。
五、完善旅游交通網絡,實現旅游者快捷集散。加快111線、半虎線工程建設,積極推進御大線公路、承張高速公路及穿越境內的虎藍鐵路、張唐鐵路項目。認真謀劃好交通“十二五”項目規劃,將景區間、景區與干線間的公路建設納入規劃,優先建設,加快發展。六是完善縣城休閑旅游綜合服務功能。七是大力發展鄉村游。八是優化旅游線路。加強同北京、內蒙古、張家口等區域合作,融入京津冀旅游大市場和京承秦旅游金三角,打造具有滿蒙特色的旅游風情大道。